联系方式
Contact US
24小时急救热线:
0379-65959120
减肥路上,不少人都踩过同一个坑:觉得只要吃 "有营养" 的东西,就能轻松瘦下来。但真相是吃得有营养不等于吃得对,真正能帮你健康掉秤不反弹的关键,是营养均衡。胖人,不是营养过剩,而是营养不均衡。减肥,不是节食,不是挨饿,而是要从营养调节入手。通过营养调节来减脂的减肥理念,主张吃饱了再减肥,合理膳食,均衡营养,健康享“瘦”!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定义,隐性饥饿多是由膳食结构不合理导致的营养不均衡引起的。其中,钙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D等矿物质基本上没达到科学的摄入量。我国隐性饥饿的人口有3亿之多。如果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长期摄入不足或失衡,身体虽然感觉不到饥饿,但健康却会在无形中受损?进而增加癌症、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。隐性饥饿者也是肥胖症的高发人群。体重超标者往往摄入过多的高热量、高脂食物,却又排斥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,再加上体育锻炼不足,就会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。在传统观念看来,肥胖者多显富态,是营养过剩的表现。事实恰恰相反,肥胖绝非是营养过剩,而是热量(主要是脂肪和碳水化合物)过剩,而对人体非常重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严重缺乏。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只是七大营养素中的两种,不能代表全部的营养,所以认为肥胖者营养过剩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。
在减肥的过程中,大多数人都会把重点放在控制热量上面,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营养素摄入。在初期减肥阶段,的确会从减少热量开始。单纯计算热量,短期确实会起到减脂的效果,但是健康有效的减脂更注重长期的效果,单纯热量控制很难真正瘦下来,并且容易反弹。因为你可能减的是蛋白质、肌肉,而减肥真正需要减的是脂肪,所以虽然你体重下降了,但其实压根就没有瘦。所以说即使你精准地计算了热量,不代表你一定就能瘦下来,反之,有些人每天固定吃水煮蛋、鸡胸肉等这类高蛋白食物。我们人体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才能正常运转,光盯着一种营养使劲补,反而会打乱身体的代谢节奏。如果均衡饮食,让身体摄入足够的营养,身体就会变得有活力,不容易疲劳,消耗的能量也越多。通过这种良性循环,身体自然就会慢慢瘦下来,而且变得越来越健康,还不容易反弹。
“有营养” 和 “吃得对” 存在明显差异,体现在低营养高热量与低热量高营养饮食的区别上。低营养高热量食物,这类食物往往高糖、高盐、高脂肪,缺乏维生素、矿物质和膳食纤维。例如油炸食品,炸鸡、薯条经高温油炸后,热量暴增、营养流失;甜点如蛋糕、巧克力,含糖量极高,营养价值有限,过量食用易致热量过剩,转化为脂肪囤积。低热量高营养食物则相反,它们热量低,却富含各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。例如西兰花、菠菜、番茄等食物,热量不过百,还能补充多种维生素、膳食纤维,助力肠道蠕动、增强饱腹感。
在日常饮食上,营养不在多而在于全面和均衡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指出:每天吃够12种食物,每周吃够25种以上食物。每日饮食尽量涵盖全谷物(如糙米、燕麦)、优质蛋白(鱼、蛋、奶、豆类)、新鲜蔬果、健康脂肪(坚果、橄榄油)等。减少低营养高热量食物(如油炸食品、甜点、含糖饮料),多吃低热量高营养食物(如绿叶菜、鸡胸肉、冬瓜、杂豆),在低热量基础上满足维生素、矿物质、膳食纤维等需求。不盲目节食或偏食,比如减肥时不可完全戒断主食或脂肪,而是选择全谷物、坚果等优质来源;根据年龄、活动量调整热量,既不过量导致脂肪过剩,也不摄入不足引发营养缺乏。三餐定时定量,避免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定,让身体形成稳定代谢节奏。
减重过程中营养均衡至关重要,人体是一个高度复杂且精密的代谢系统,蛋白质作为构成细胞和组织的基础物质,碳水化合物是能量供应的主要来源,脂肪承担着储能与保护器官的功能,而维生素和矿物质则参与调节体内各项生化反应。这些营养素相互协同、缺一不可,任何一种摄入失衡都可能影响机体正常代谢功能。要确保各类营养素充足且配比合理,才能实现健康、可持续的体重下降!